欢迎来到bat365登录入口网站!

新闻中心

矿泉水有哪些饮用误区?

时间:2020-07-20

误区1—水中矿物质越多对人体越好
 
在日常生活中,不少人认为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,其实不然。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、平衡的矿物质,通常情况用矿化度指标来衡量。一般来讲,应饮用矿化度(溶解性总固体,下同)500mg/L以下的矿泉水为宜,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说明水的活力就强。相反,当水中矿物质含量超过国标规定的界限指标时,还会危害人的健康。比如钠含量超过45mg/L时,长期饮用可能引发高血压;又如,矿化度达到1000mg/L以上的矿泉水只适宜从事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者饮用,如运动员、搬运工等个别群体;再如,饮用水中碘化物含量在0.02~0.05mg/L时对人体有益,大于0.05mg/L时则可能会引发碘中毒;矿泉水中偏硅酸(H2SiO3)、锶(Sr)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远远超过国标上限标准的,可开发为医疗专用、美容专用等特殊用途的矿泉水产品,用于专属人群。
 
误区2—常喝矿泉水容易得结石
 
从医学上讲,泌尿系统(包括肾脏、输尿管、膀胱、尿道)产生结石是有特殊的病因的。比如环境因素,高温高湿地区的人们流汗过多,尿液浓缩导致产生结石的盐份过饱和;土壤中缺乏镁离子等等;还有个体因素,维生素A缺乏,尿路感染、梗阻、异物;代谢紊乱(如,甲状腺机能亢进、甲状旁腺癌)导致高钙血症、痛风导致高尿酸血症、高尿酸症。结石的成份主要有三种:草酸钙、磷酸盐和尿酸盐,均须在酸性尿液中才析出结晶。

 
从矿泉水的成份上讲,凡是经国家专门机构检验认可,符合饮用矿泉水国家标准的水质,都是可以安全饮用的。此外,钙、镁等矿物质在矿泉水中均以离子状态存在的,很容易被人体吸收。
 
从医学上看,饮用矿泉水非但不会诱发泌尿系统结石,反倒对结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。其根据有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经常饮用矿泉水有洗涤人体内脏和稀释尿液的作用,控制和防止泌尿系统感染;二是矿泉水可碱化尿液,阻止草酸钙、磷酸盐和尿酸盐结晶聚集,并有溶石作用;三是矿泉水中的镁离子可以促使尿液中草酸钙溶解,还可与矿泉水中超量的钙离子结合成不被人体血液吸收的化合物,从粪便中排出。
 
因此,喝矿泉水会产生泌尿系统结石的说法完全是主观臆造的,没有任何科学依据。

 

误区3—桶装矿泉水打开后可以久放
 
桶装(在桶盖启封前)矿泉水有效保质期为3个月。但是开封后的矿泉水保质期会大大缩短,应尽快饮用。桶装水开封后饮用时间均不宜超过一周左右,因为桶装水在放出水的同时会进入同体积空气泡,空气中的细菌往往会随气泡进入水中,一般1立方米空气约有3000个细菌,但这些细菌不是致病菌,时间一长细菌会繁殖生长而影响饮水卫生,所以开封后的桶装水应尽快饮用而不宜久放。这一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中外厂商的重视,目前,国际上日本、意大利等国家现已实现了水包装技术新突破,开始使用和推广收缩桶装矿泉水,在我国个别厂家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。
 
误区4—矿泉水适合冷冻饮用
 
由于矿泉水在冰冻过程中会出现钙、镁过饱和的条件,并随着重碳酸盐的分解,而产生了白色的沉淀物,尤其是对于钙、镁含量高,矿化度大于400mg/L的矿泉水,冷冻后更会出现白色片状或微粒状沉淀物。实验室的分析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,经过对多种矿泉水进行冷冻后与原水分析比较,由于产生白色沉淀物,测定冷冻后的水中重碳酸盐和钙离子明显降低。但是冷冻后矿泉水中的其它成份,特别是矿泉水中所富含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如锶、锂、锌、硒等,均无变化。因此,冷冻后的矿泉水饮用对人体并无害处,对那些贪图凉爽的人来讲,愿意喝冷冻矿泉水也无妨。但毕竟矿泉水中有沉淀物出现,影响感观指标,还是不应倡导的。所以矿泉水的最佳饮用方法是常温下或适度加热后直接饮用。

Copyright @ 2016 best365官网app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[ 京ICP备16055733号-1 ]
XML 地图